来源:东方网
东方网10月25日消息:据《劳动报》报道,改革开放40年来,上海持续推动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,通过“以建设为主”,下放事权,推进形成市区“两级政府三级管理”、郊区(县)“三级政府三级管理”的城市管理格局,着力缓解住房、交通、环境三大突出矛盾,偿还历史欠账。紧紧抓住举办世博会契机,坚持“建管并举、重在管理”,建立市、区、街道三级城管综合执法和网格化管理体系。为上海经济社会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。
向下放权弥补建设短板
改革开放初期,上海的城市建设面临严重欠账的局面。交通拥堵,城市道路面积不足,公交车辆少,车厢一平方米空间甚至要挤11个人。环境污染严重,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率14%,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一张报纸大小。公用事业供应短缺,城市的地下设施停留在20世纪初的水平……
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,上海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处于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状态。建设管理各项权力大都集中在市级管理部门,未充分发挥区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基层,严重制约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。”原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马云安回忆到:“当时如果要建设一个新项目,必须到市里去批,但是市里的工作人员每个人要对应好几个区,效率就可想而知。”
1985年,市政府批转《关于市政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》,市建委和相关管理局向各区下放住宅规划、房产、市政、环卫、园林管理等部分事权。1988年以后,又相继下放规划、土地、环保及城市综合开发等方面的部分事权。随后的1992年、1993年和1996上海又多次向区县放权,促进市区“两级政府三级管理”、郊区(县)“三级政府三级管理”模式的建立。
模式领先全国
时间进入到21世纪,当城市硬件水平逐步提升,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愈发高了起来。“从2005年开始,上海学习借鉴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管理经验,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,探索推广城市网格化管理,形成与‘两级政府、三级管理’相适应的体制。”原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江绵康说道。
上海网格化管理的定位在于发现与监督,可以概括为“一支队伍”、“一张网格”、“两类对象”和“三大功能”:“一支队伍”,即市、区、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的监督员队伍,通过日常巡查,履行发现问题、传送信息、现场核实等职责;“一张网格”,即将监督员的巡视范围划分为一个个边界清晰的网格状区域,实现了公共区域的全覆盖;“两类对象”,即“部件”和“事件”,监督员要巡查发现“部件”是否缺失、破损、毁坏,是否发生或存在“事件”类行为;“三大功能”,即发现(问题)、分派(案件)和监督(处置)的功能。
“在整个改革推进的过程中,上海不仅搭建了管理平台,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,并且在市委市府的关心下,还建立了固定的机构,成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保障。”江绵康说,上海由此形成了政府管理城市的长效机制,在规模、综合性和整体性上,在超大型城市里,上海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。
“敢为天下先”
回顾历史,上海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,十分重视制度创新和制度保障,以“敢为天下先”的精神,保证了“两级政府、三级管理”特大型城市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。
1988年上海公开向外资企业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,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实行土地批租的城市之一。1994年上海率先采用BOT方式建设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工程,特许经营迅速成为全国各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方式之一。在工程建设方面,上海在全国建立了第一家建设工程交易中心,积极发展建筑施工总承包,探索实施工程风险管理。2000年政府机构改革中,成立市水务局,合并上水、下水、水利管理职能,变“九龙治水”为“一龙管水”。
近年来,上海开展“五违四必”区域生态综合整治,拆除违法建筑1.6亿平方米,为上海转型发展腾出土地约90平方公里,干成了过去一直想干却一直没有干成的事。十九大以来,上海更是以绣花般的细心、耐心和卓越心,以全覆盖、全过程、全天候和法治化、社会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为着力点,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,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。